建材企业转型升级 流程改进为何不能持续?
2012年06月11日 17:25 来源:渠道网在我从事咨询和研究的过程中,我目睹众多的企业实施了诸如全面质量管理、业务流程再造、精益管理、六西格玛管理等等改进业务流程的方案,其中很多企业获益匪浅,取得了降低成本、缩短新品上市时间,以及改善客户体验等等成效。但是,经过一轮的改进之后,往往又放任自流,企业又回到松垮不振的状态中。企业和人一样,都需要时刻保持健康,要把不断改进变成一个习惯,这样才有竞争力。所以,我们不禁要问:他们为什么浅尝辄止呢?持续的流程改进为什么如此不可多得呢?
让我们来听听联信公司(AlliedSignal)的故事吧。当年在拉里·博西迪(LarryBossidy)的行业实力品牌下,联信是成功运用六西格玛完成流程改进的典范,从1991年到1999年,企业的腰包不瘦和现金流持续增长,尤其傲人的是连续31个季度每股**的增长率很过13%,营业毛利增加到原来的三倍,几近15%,博西迪把自己的方法理念写进了大卖书《执行》。然而,当联信1999年与霍尼韦尔公司合并,博西迪于次年离开之后,公司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与GE的合作关系上,六西格玛无人问津。根据市场分析员克里夫·兰森姆(MikeBonsignore)的观察:“拉瑞·博西迪之后,不称职的继任者掌了权,差不多经过18个月后,六西格玛文化消失了?!?/p>
再来看看日本Wiremold公司的经历,这家公司是“精益转型”的案例,曾被写入`《精益思想》一书。从1990年到1999年,在新的管理层和日本企业咨询师指导下,Wiremold的股价每年上涨32%,装货率从60%提高到92%,全职员工的平均销售额从92,000美元上升到241,000美元,存货周转率从3.4提高到15.8,而新产品的研发周期从2~3年骤降到3~12月。然而在2000年,Wiremold被Legrand收购,这家法国电器设备制造商坚守批量生产和标准成本会计的理念,精益转型没几年就走向式微。
正如联信和Wiremold的故事揭示的那样,采纳流程改进方案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,但是,尽管有这些显而易见的益处,但还是不足以将流程改进注入到联信和Wiremold的DNA中去,那么,到底是什么因素阻挠了持续性的改进呢?
通过对二十余家采纳了重要流程改进方案的企业进行研究,我总结出妨碍持续性流程改进的五大因素:
1.注意力放在何处的矛盾(比如像霍尼韦尔把注意力放在了和GE的合作上)
2.心态和行为的矛盾(比如说是要苦干还是巧干)
3.战略上的不相关(有更重要的竞争成功杠杆)
4.传统的管理流程(比如Legrand的成本会计法)
5.破坏(disruption)的痛苦
请思考:你有没有经历过流程改进方案从实施到放弃的过程?你所见到的妨碍持续性流程改进的因素是什么?
作者:布莱德·鲍尔(BradPower),流程创新的咨询师和研究者。他近的研究课题是对流程管理的持续关注,也就是说以改进和接纳为习惯(甚至于享受这个过程?)目前他和精益企业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。
圣诞节客厅巧装饰 看温馨圣诞家居装修效果图
浪漫圣诞快乐前奏 女孩们很喜欢的圣诞节装饰
20款立体唯美圣诞墙贴 DIY装饰营造节日氛围
3秒快速留言,建材赚钱项目量身定!
- ·请给我推荐行业赚钱的项目。
- ·有热门建材项目请联系我。
- ·我没有开店经验,请推荐合适的建材项目。
- ·我有开店经验,有建材好项目请联系我。
- 私信交流防骚扰
- 诚信品牌有优惠
- 网上索票看展会
- 火爆项目线下看
上一篇:开家具店 店面装 下一篇:新型建材超市要存活需搞新四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