摊上这样的家居建材品牌,是怎样的一种无助
2018年01月11日 15:20 来源:渠道网这位家居建材商在一座省会城市经营建材,五年前,与现在的合作厂家开始相遇。先开始,该家居建材商其实是经营另一个品类,经营现在的这个品类,算是“小跨界”。
当初,这位家居建材商选择这个品牌的原因在于:
一、品牌所在的企业是大企业,每年的销售额在数十亿级,还是上市公司,在业内算是巨擘,他当时觉得这样的企业至少不会倒;
二、品牌在行业内算是三四线品牌,有良好的口碑,在各省市各地还是一部分品牌忠诚度高的经销商,品牌形象比较好;
三、在当时,该经销商觉得,要选择品牌的产品价格不低、定位中精心打造,但产品还算有特色,在市场上也很有卖点;
正是基于上述的原因,该家居建材商选择与品牌合作,签合同、拿店、做分销、做推广、组团队,实力年尽心尽力干,与厂家合作也还算融洽,实力年的任务也咬牙完成,但库房已经堆了不少库存。
时间进入到第二年,该家居建材商按步就班地做着,分销渠道也有了几家建起来,还在其所在的城市开起了第二家直营店。一切都似乎很顺利。当然,随着时间的推移,该家居建材商发现,其实该品牌70%、80%的产品都不是自己生产,都是外面找小厂代工,产品当然也是东拼西凑,没有特色和风格,与之前想象中的差异很大。此外,这些年来,该品牌一直做不起来的原因很简单,一是价格高,二是没有实力度,三是没有与价格相适应的品质。
时间来到第三年,该家居建材商逐渐发现,以前从不缺货的工厂,开始有相当部分货品多次出现缺货,且缺货的时间越来越长。该品牌在当年缺席了行业内重要的展会,一时间,各种流言在经销商中流传,说是品牌所在的企业准备放弃该品牌。那一年,因为缺货,各省市的经销商天南地北的调货;那一年,也是因为缺货,一大批经销商为了生存,放弃苦心经营多年的品牌,改庭换面。不过,该家居建材商因为库存较多,没有考虑过换品牌的意愿。
到了年底,一切都真相大白。品牌换东家了,原先的企业觉得国内市场投入大、持续亏损,本来计划的是将该品牌关闭,当年持续一年缺货,就是因为这个原因。而此时,有一位贸易商看中品牌价值,决定将品牌及存货一起收购。也就是说,当初该家居建材商为看中的大企业背景一下变没了。
新店长入驻后,为了稳定,保留了原有的大部分团队。过往的经历证实,其实原有的团队是不堪重用的。不管是销售还是服务团队,还是团队进取心、战斗力,都无法胜任,很多人都是混日子。因此,从新东家一接手,该家居建材商就觉得无望。但想着自己苦心投入了这么些年,库房还有相当多的库存,也看看新店长来了后有什么改变。
新官上任三把火。换了东家的厂家变成了一个纯粹的贸易公司,经销商们戏称“厂家是总代理,我们是分销商”。名义上与原有的工厂还是供应商,实际上产品结构进行了大调整,原有的产品几乎全部去除,产品体系几乎重新架构。没有系列的产品规划,更谈不上整体风格,所有的产品都是从各个小工厂收集,选取几样,然后加价卖给经销商。这样的做法显然糊弄不了干了很多年的经销商,加上因为新的东家要维持运营,价格普遍比以往更高,很多经销商在进货方面处于停滞状态,剩余的经销商数量也越来越少。
该家居建材商说,新的店长来了以后,显然缺乏对行业的了解,基本上是外行。对于市场上为关注的品类,因为没有自己的工厂,找不到好的供应商,款式也是一些小作坊的,价格还不低,明显在市场上水土不服。现在的处境是,坚持做这个品牌,看不到任何希望;换品牌,这几年投入不好,关键是还有数百万的库存。建好的门店和库存又占用了大量资金,短期内无法变现脱身。
3秒快速留言,建材赚钱项目量身定!
- ·请给我推荐行业赚钱的项目。
- ·有热门建材项目请联系我。
- ·我没有开店经验,请推荐合适的建材项目。
- ·我有开店经验,有建材好项目请联系我。
- 私信交流防骚扰
- 诚信品牌有优惠
- 网上索票看展会
- 火爆项目线下看